不管你承不承認,2017年手機圈的下半場是屬于全面屏的。但凡數(shù)得上數(shù)的手機廠商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全面屏手機(當(dāng)然還有一些在山路上)??梢韵胂?,未來很長一段時間,所謂“全面屏”手機將成為趨勢。
不管你承不承認,大多數(shù)廠商定義的全面屏就是這個樣子:18:9的屏幕比例,上下邊框做窄,盡可能提升屏占比。這是目前比較成熟的方案,也是大多數(shù)廠商能在短時間內(nèi)拿出的全面屏方案。
OPPO R11s采用全面屏設(shè)計
不管你承不承認,OPPO手機的銷量在2016年和2017年呈爆發(fā)式的增長。既然全面屏已成為手機流行的趨勢,OPPO入局全面屏也在情理之中,而R11s使用上述全面屏方案也不會讓人感到意外。
在發(fā)布會前,OPPO R11s已經(jīng)通過各種渠道展現(xiàn)在用戶面前。相較R11,這款手機在名字上多了個“s”,那么這個“s”究竟多在哪?希望能通過這篇評測能為大家找到答案。
OPPO R11s評測——外觀
R11s作為OPPO當(dāng)前“唯一主推機型”,機身背面依然保留著主流的外觀設(shè)計:金屬一體化機身,“U”形天線,加上左上角凸起的橫置雙攝。至于機身正面,R11s沒有僅停留于全面屏設(shè)計,還做了些不一樣的細節(jié),帶來一些小驚喜。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(jié)這些小細節(jié),我想說OPPO這次講了一個有關(guān)“星空的故事”。
R11s背面是主流的設(shè)計
你大概已經(jīng)猜到我想說的是什么,沒錯,就是“星幕屏”。所謂“星慕屏”,就是在正面玻璃上下(也就是“額頭”和“下巴”部分)加入了一些顏色。不過不是單純地涂上一抹色彩,而是讓這種顏色有一個漸變的過程,就像是星星灑在夜空的感覺。這種視覺效果如果不是有心去看是不會發(fā)覺的,在光的照射下顏色則會隨著光影流動。
“星幕屏”有一抹淡淡顏色的滲透
所以說,“星幕屏”是一個仁者見仁的設(shè)計,喜歡便喜歡,不喜歡便不喜歡。于是OPPO也提供了沒有“星幕屏”的版本,而擁有“星幕屏”設(shè)計的R11s只有紅色可選。
講到這,這個關(guān)于“星空的故事”還沒有完,在R11s上下邊框,OPPO還加入了一道“月牙彎”。
機身底部的“月牙彎”
簡單的說,“月牙彎”講得是在手機上下“挖”出一塊空間,讓揚聲器、耳機插孔、Micro USB等等這些洞孔“藏”在里面。這樣做的好處是在單手操作,小拇指墊在手機下面時更舒服一些。當(dāng)然,“星幕屏”+“月牙彎”的設(shè)計也增加了R11s在“千機一面”時代手機本身的辨識度。
這個姿勢會舒服一些
“星幕屏”和“月牙彎”的組合是這次OPPO在R11s設(shè)計上的小心機。除了全面屏和這兩個小細節(jié),也能看到R11s在其他方面不同于R11的改進。比如因為正面屏占比提升,指紋識別放在了機身背面,而且還是少見的橢圓形;天線帶保留經(jīng)典“U”型設(shè)計,舍棄了R11上頗有爭議的微縫天線;還有屏幕四角做了成了弧度很小的圓角。
iPhone X是一部具有雙重身份的產(chǎn)品,一方面它站在了前幾代的肩膀之上,所以起點就很高;另一方面,它又顛覆了我們對已有iPhone的認知,成為一款“前無古人”的嶄新iPhone。所以當(dāng)你把它拿在手里的時候,也許會覺得陌生和新鮮,但同時也有傳統(tǒng)和懷舊的成分在里面,這種新舊交織的復(fù)雜情感,使得iPhone X與眾不同。
對這樣一部產(chǎn)品的評測也是復(fù)雜的,它帶給我們的新鮮感是過往任何一部iPhone所不能比的。一種奇怪的感覺是,當(dāng)我再用回iPhone7的時候,居然不適應(yīng)了,足見iPhone X的改變之大。
iPhone X評測—最佳iPhone尺寸
自從iPhone進化為4.7和5.5兩個尺寸后,買哪個尺寸的討論就從來沒有斷過,實在是因為二者都不完美,而5.8英寸的iPhone X一出現(xiàn),這種討論立刻可以停止了——不考慮價格因素,這是最佳iPhone尺寸。
無論你篤信“單手握持才有操作感”的信條,還是“屏大就是好”的擁躉,iPhone X二者得兼。雖然可視面積達到5.8英寸,但是機身尺寸卻介于4.7和5.5之間——你之前肯定想象過這么一個平衡尺寸。
正面上來看,iPhone X比iPhone8Plus短了15mm,窄了8mm,由此帶來單手操作的黃金尺寸。
不過有些人要奇怪了,為什么機身沒有iPhone8Plus大,但屏幕尺寸卻增加了?
因為屏幕尺寸是用對角線距離量出來的,所以iPhone X的全面屏由于采用19:9的“帶魚屏”,所以屏幕向瘦長方向發(fā)展(截屏一比就知道),換個說法就是,相比iPhone8Plus,iPhone X的屏幕雖然窄了,但卻長了,因此對角線距離增加,屏幕尺寸更大。
iPhone X瘦長的機身拿著確實舒服,這一點iPhone7/6Plus的用戶一上手就知道了,不會由于一只手握不過來而造成操作上的不便,公車/地鐵上也可以一手扶把手另一手玩手機了(都用上iPhone X了還坐公交?);屏占比大幅提高也增加了機身利用率。
厚度方面從數(shù)字上來看7.7mm相比7.5mm(iPhone8Plus)和7.3mm(iPhone8)變化不大,但由于金屬中框視覺上的厚重感,導(dǎo)致很多摸過iPhone X的人都有“這手機厚了”的錯覺感。
說到這個金屬中框,我們知道iPhone X與iPhone8一樣為了無線充電而啟用了正反雙玻璃的材質(zhì),而中框這個設(shè)計被重新啟用,也許是為了提升iPhone X的檔次,因此采用了不銹鋼材質(zhì)。這個中框與后蓋的緊密感,絕對勝過iPhone8,你甚至摸不出二者結(jié)合的縫隙。
而iPhone X比同期推出的iPhone8、iPhone8Plus要厚一點點的原因,雖說官方?jīng)]有公布詳情,但我們猜測可能是兩方面原因:第一、電池增厚,iPhone X比iPhone7使用時間增加了2小時,但同樣采用無線充電的iPhone8使用時間卻與iPhone7相同,電池容量增加是一個非常大的可能,當(dāng)然,使用時間增加也可能是由于采用了OLED屏;第二,拍攝組件更加占用空間,這次iPhone X的雙鏡頭都采用了光學(xué)防抖,并且為了避免與前置的原深感鏡頭在布局上沖突,因此背部改為豎置排列。
沒有HOME鍵才知道它是多余的
一開始上手的時候我還有那么一秒“尋找HOME鍵”的慣性思維,但各種手勢操作越用越熟練,就發(fā)現(xiàn)HOME鍵真是多余。
一方面是由于屏幕底部總有一個“虛擬HOME鍵”的存在來提示你,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各種手勢操作比較人性化,不用多想就能直覺反應(yīng)出來。
比如從底部上滑是退回到主界面,直接左右滑動就是切換app,上滑到一半進入多任務(wù)后臺,從右上下滑是控制中心,從正上方下滑是通知界面,這些我不用想就能數(shù)得出來,而且使用成功率非常高。
不過截屏這個操作得想一下,iPhone X改成了側(cè)鍵+音量增加,好處是現(xiàn)在單手就能截屏了。強制重啟變成了依次按下音量增大、音量減小以及側(cè)鍵,最后的側(cè)鍵需要長按,這個操作一年用不著幾次,不會誤觸就好。
至于Siri、Apple Pay就都交給了側(cè)鍵,這倆操作倒沒有不適應(yīng)。
但想要關(guān)機就沒以前那么利索了,需要按住側(cè)鍵和任意音量鍵,再橫掃屏幕,好在這個操作基本也只有坐飛機才用。
相比來說,比較需要用戶適應(yīng)的操作是在鎖屏界面開啟閃光燈和相機,當(dāng)你看到鎖屏界面出現(xiàn)這倆圖標(biāo)的時候,肯定覺得一按就開了,但是會發(fā)現(xiàn)怎么按也沒反應(yīng),其實是需要3D Touch深度按壓,雖然這么設(shè)計是怕誤觸,但我敢說很多第一次上手或是不熟悉3D Touch的用戶,會有點摸不著頭腦。
順帶一提的是側(cè)面那個原來叫做電源鍵的按鍵,現(xiàn)在被稱為“側(cè)鍵”的它比原來變長了一倍,所以單手握著iPhone X的時候也可以很方便的摸到。沒有HOME鍵之后它成為機身上使用頻率最高的按鍵,有一點是不用擔(dān)心的,它并不會和機身另一側(cè)的音量鍵有同時誤觸的機會,因為蘋果在設(shè)計的時候特意錯開了它們的排列布局,而這種誤觸情況在前代機型上有可能發(fā)生。